2018年4月3日,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《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》,從促進研發、提升質量、完善支持政策等方面,對我國仿制藥的供應和使用提出了15條意見,全面覆蓋了仿制藥產業鏈的主要環節。
政策出臺后,我國醫藥界反響巨大。以仿制藥生產制造為主的國內廠商普遍歡欣鼓舞,以原研藥為主的跨國企業則保持密切觀察、靜待下一步的政策落地。顯然,這項政策也會對我國醫保管理產生重要的影響,因為藥品費用在醫保經費支出中占有顯著份額??傮w而言,最新出臺的仿制藥支持政策將對我國醫保管理產生內容豐富的、總體上看積極利好的影響作用。
我國仿制藥產業的既往痼疾
眾所周知,我國是仿制藥生產大國,在我國數千家醫藥生產企業中,絕大多數是仿制藥制造廠商。理論上講,仿制藥品供應豐富,能增強市場競爭、降低醫藥價格、豐富醫生處方選擇,是一件好事。但我國仿制藥行業長期存在質量參次不齊的痼疾,從而形成諸多不良影響。
相比歐美國家中制藥廠商以大型甚至巨型企業為主導的格局,我國制藥產業長期呈現“小、多、散”的狀況,據說鼎盛時“縣縣辦藥廠,鄉鄉能做藥”。這些數量眾多的制藥企業,其經營策略多半是生產銷售某種或某幾種“流行”藥的仿制藥。由于企業間生產和管理能力不同,產品的質量層次也參次不齊。而雖然質量差別大,但由于我國醫藥市場不規范,大多數仿制藥產品通過某些“運行有效”的營銷機制,也能在市場上安然立足。
良莠不齊的大量仿制藥產品在我國市場上并存,引發了兩個問題:長期品牌溢價和管理復雜困難。前者是指,品牌原研藥即使過了專利保護期,也能在市場上持續獲得高定價,因為醫院和患者都強烈偏好高質量藥品,而不像歐美市場那樣,一旦過了專利保護,仿制藥就會把原研藥的價格顯著拉下來。這一點,也是我國醫藥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。后者是指,由于質量差異大,不同品牌的同成分仿制藥事實上是互有不同的,不能看成完全一樣的藥品,因此難以進行統一化管理和競價采購。這就是導致了管理上的困難,例如醫保支付標準政策,如果同成分、不同品牌的藥品事實上有著不同的質量和療效,那么支付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就是困難的、甚至是不可行的。
由此可知,從醫保管理的視角,由于仿制藥產業中質量參次不齊的痼疾(擴展的說,還包括不同企業運營和配送能力上的差異等),醫保的控費和管理都將面臨很大的困難。因此,仿制藥產業的提升對于我國醫保是有積極作用的。
新仿制藥支持政策對我國醫保的影響
細觀本次發布的《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》,可見提高仿制藥品的質量是政策的核心,包括:促進仿制藥研發,重點解決高質量仿制藥緊缺問題;加快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;加快建立覆蓋仿制藥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制度,嚴肅查處數據造假、偷工減料、摻雜使假等違法違規行為,等等。
《意見》中也提出了仿制藥使用的支持政策,包括:及時將仿制藥納入采購目錄;將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制藥納入與原研藥可相互替代藥品目錄;加快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,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制藥和原研藥按相同標準支付,促進仿制藥替代使用,等等。但顯然,這些支持政策的推行,都必須建立在仿制藥質量有保證的基礎上,否則是難以實施的。
短期而言,雖然仿制藥支持政策對于醫保管理存在利好,但這種利好在短時期內是難以兌現的。醫藥產品的研發、評估、質量的提升,都是費時費力的工作,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堅持。即使是仿制藥,要研發和生產高質量產品,也并非輕而易舉。而仿制藥的一致性評價也是一件難事,由于仿制藥品種眾多而合格的臨床基地數量有限,順利開展評價并保證高質量研究結果,也是有挑戰的。此外,目前原研廠商大多轉向生物制藥,生物藥的仿制品被稱為“生物類似物(Biosimilar)”,其研發與評價比化學藥的仿制藥更為復雜,目前國內外的管理政策在這方面都還不太明確。因此說,仿制藥支持政策的落地實施、發揮作用,是需要走一段曲折而費時的道路的。
隨著政策進展,如果仿制藥支持政策能在我國順利實施,高質量仿制藥品不斷涌現,那對醫保管理將是有利的。一方面,高質量仿制藥品能夠破解原研藥的品牌溢價,使之價格回歸,另一方面,高質量仿制藥之間的競價也能拉低整體的價格水平。同時,仿制藥質量提升也能使醫保支付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成為可行。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,能有效增加競爭,擠壓價格水分,提高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。不過,當仿制藥品的質量提升和品種增加時,也需要防止“需求誘導”作用。以往在我國醫藥市場上經常出現“競爭品種越多,市場越做越大”的窘境。不過在醫??傤~控制、病種結算、支付標準等政策的管控下,相信這種需求誘導的市場作用會得到有效抑制。因此說,隨著仿制藥支持政策的作用顯現,會對醫保管理產生積極影響,有望提高我國醫保的運營效率。
最后,我們還應該將眼光放得更為長遠。雖然,仿制藥的提升會增強市場競爭、促進醫保運營效率,但這些仿制藥所能解決的醫學問題,其實原研藥品都已經解決了,所不同的只是價格而已。醫保運作的目的,是有效率的運作醫保資金,為參保人購買到最大量的健康價值。對于參保人所面臨的、當前醫學技術尚不能完全解決的醫學問題,靠提升仿制藥產業是無法解決的,最終還是必須依靠對創新的投入和購買。因此醫保資金在采購高質量仿制藥品的同時,應該建立機制來支持處于專利保護期的原研藥品,從而對創新進行褒獎和鼓勵。我國的醫藥產業,現在既需要提升仿制藥質量,更需要鼓勵科技創新、走向世界,這也是需要醫保支持的。因此,有效平衡仿制藥和原研藥的購買支付,是我國醫保管理中需要解決的長期戰略問題。
總結
國務院辦公廳近期發布的仿制藥供應和使用政策,有望提升我國仿制藥產業的質量層次和技術水平,對我國醫保的管理和運營是有積極意義的。由于醫藥產品的研發和評價都是費時費力的事情,該政策的效果顯現需要經過一段曲折和相對漫長的路程。但政策所推動的方向,有望提升我國醫藥市場的競爭、擠壓價格水分、提高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。當然,更長遠的看,醫保管理者應該兼顧對仿制藥的使用和對原研藥的支持,從而促使我國醫藥產業和醫保管理都走向長期健康的發展方向。